行業安全文化是民航安全工作傳承鞏固創新的精神鏈條、精神養分、精神力量,是行業高質量發展最深厚、最持久、最廣泛的軟實力。全行業必須深刻認識民航安全工作的文化屬性,在安全管理中高度重視安全文化建設,為民航安全工作培植深厚文化土壤,為行業安全發展注入持久活力。
民航安全工作的長期積淀與傳承決定了其具有鮮明的文化屬性。“安全第一”“八該一反對”“四不放過”“四嚴一保證”“持續安全”……這些安全理念,是一代代民航人在安全工作中練出來、干出來的,是經過長期實踐檢驗的經驗與智慧,熔鑄了行業持續安全發展的精神底色。經過長期的培育塑造,這些理念及相應的規章標準、人事制度、激勵政策、職業道德、價值觀念等內容,共同構成了以手冊文化為主要特征的行業安全文化,為確保民航持續安全做出了巨大貢獻。
民航安全工作的文化屬性一脈相承且與時俱進。行業的快速發展對民航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民航人繼往開來、開放視野,不斷為行業安全文化增添新內容、豐富新意涵、提升新境界。特別是近年來民航局黨組積極提倡當代民航精神,大力弘揚中國民航英雄機組精神,持續強化“三基”建設,以“三個敬畏”為核心持續開展作風建設,突出強調“六個起來”工作要求,這些極具中國民航特色的行業安全文化,對于傳承和弘揚行業精神,積淀和凝聚行業價值觀,保持和刷新安全紀錄,指導和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民航安全工作的各方面、各環節都是行業安全文化的具象表現,民航安全工作的具體實踐促進了行業安全文化的不斷發展。知行合一,不斷加強行業安全文化建設,才能推動民航安全工作再上新臺階。要切實加強“三基”建設,確保安全工作“不缺課”。不斷完善抓基層、打基礎、苦練基本功的長效機制,真正把“安全教育到班組、手冊執行到班組、風險防控到班組、技能培訓到班組”的要求落實到位,持續夯實安全運行根基,營造“人人重安全、事事想安全、時時保安全”的文化氛圍。特別是要建立健全安全關鍵崗位人員全流程、全要素培訓管理機制,加大安全管理培訓力度和資金投入,積極開展崗位業務技能輪訓和應急演練,通過日積月累、常抓不懈的培訓教育,全面提升基層員工的安全職業素養。要持續抓好作風建設,確保安全工作“不掉鏈”。強化日常作風建設,深入開展中國民航英雄機組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手冊文化等宣傳教育,把作風建設貫穿到專業技術人員教育養成與職業養成的全過程、全鏈條,從遵章守紀、技能訓練、崗位職責、基層黨建等方面下功夫,繼續深入開展空勤人員作風建設專項整頓,著力解決“抓不實”“管不住”的突出問題,建立作風建設長效機制,實現作風建設制度化、規范化。特別是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保持“永遠在路上”的恒心和毅力,推動“三個敬畏”宣傳教育常態化、系統化,真正入腦入心,把對生命、規章和職責的敬畏融入制度、化為責任、落到日常,為確保民航持續安全打下更為堅實的思想基礎。要注重彰顯人文關懷,確保安全工作“不失溫”。充分調動好、發揮好一線員工的安全管理主觀能動性,加強對員工的心理疏導和人文關懷,依法維護基層一線員工的合法權益,繼續做好機務維修人員薪酬體系試點改革等與一線員工密切相關的各項工作,為員工提升安全意識、強化責任擔當營造良好條件。特別是要關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員工身心健康及其衍生問題,加強勞動保護和防疫保護,創造條件努力解決一線員工的急難愁盼事項,切實增強員工的凝聚力、向心力、戰斗力,將人文關懷的長久“溫度”轉化為安全工作的持久“力度”。
安全文化傳薪火,不負使命筑長城。強化行業安全文化建設,是要為民航高質量發展植入深刻的“安全基因”,為民航安全工作打上鮮明的思想烙印。全行業要始終堅持把習近平總書記對民航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作為總遵循,深刻認識民航安全工作的文化屬性,牢固樹立行業安全文化自信,持續強化“三基建設”,深入推進“三個敬畏”,切實做到“六個起來”,在行業安全文化的沃土上爭取民航安全工作的更大成績。(本報評論員)